其实,很早的时候就有人向我推荐《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了,只是不喜欢读教育理论类的书,所以一直到没有买,直到去年的暑假。一读才知,这哪里是理论书,这分明是指引我们奔向大海的圣经。里面所写的、所做的,正是我们实践中所缺少的。于是看了。摘了。思考。并试着写一些感受
有人说中国的许多改革都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开始无不轰轰烈烈,结局都是静悄悄:“封建王朝依旧在,只是姓氏改。”轰轰烈烈往往太激进,容易囫囵吞枣和浮于形式。
新课改也是如此。最为显著的症状是新理论的引进,没有消化,很多都变成了“新名词”的引进,诸如什么主体啊,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等。嘴上往往挂着这样的词,但仔细问问,却大多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立、自律应该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这本身应该是没有错的,而在课改之初,主体得过了头,形成了主体性的神话。“而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实际上,我也只是看这书才发现:“与这一神话不同的是,在欧美,“主体(subject)”这一概念是作为“家臣、从属”的意义来考虑的,这样一来也许就明了了。在欧美,神、自然、国家、真理、民众的意志等,由于成为超越自身的从属者,而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学习的“主体性”要求的“谦虚”正是源于这样的“主体=从属”的思想根基。”正如书中所述,我们的主体,丝毫没有从属的意思。“我国“主体性”的意思,可以说,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而行动。这样的“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了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有相同的症状,可借鉴的地方就会越多。
任何一阵风式的活动,特别是要强调政绩性的,都是带有囫囵吞枣和浮躁的毛病,需要我们慢慢的思考和沉淀。“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 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我们的教学,应该并且只能是着眼于人的发展,所以现在的教学需要改进,但不能靠一剂猛药就能治疗,尤其是这药原来是能治标,并且只能是口服的中药,如果为了加快疗效而改成注射,往往是会要人的命的。教学理论也是如此,如果结合病人的实际去运用,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否则的话,后果很严重了。书中所说的“今后的教学,显然应当从大一统的传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我们教学康复的方向。慢慢走,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