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个机遇,参加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继续教育,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之江校园,林木葱郁一股清新空气迎面扑鼻而来,月轮山庄是浙大之江校区的宾馆,由10号楼改建而成,与我们平常培训的宾馆或度假山庄有差距,但环境很好,东伴钱塘江六和塔,西依月轮山及九溪十八涧,让人无不感到这是个学习的地方。简单的晚宴欢迎后,同志们也和浙大的学子们一起吃起了食堂。在开班仪式上,只有院领导和我们的组委会作简单的欢迎介绍,少去了很多的繁文缛节。初到浙大之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简洁清爽,这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所渴求的,浮躁的心一下就静了下来。
培训开始了,第一堂课由法学院副院长夏立安教授给我们上,夏教授用一句:春天来了,校园里的小花小草开了,同学们像追寻初恋情人一样来到了浙大之江求学之旅,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带我们进入了他那很人文的法学课堂,法学课原来并不枯燥。第二堂课是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参观学习,在那里我看见了浙大百年校史的变迁及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从百年前的求是学堂到今天拥有五个校区几万学子百万校友的浙江大学,我体会到了竺可桢老校长的求是精神,也领会了浙大校训:求是、创新。接下来几天的课堂里,胡税根、章剑生、傅夏香等教授博导用那犀利的言语,独到的见地阐述了他们对法学的理解,对浙大求是与创新校训的践行。以及我们监狱系统的马卫国所长、郭明教授在监狱文化里的漫谈和突破环境空间监狱的设想,让我无不耳目一新,学有所得。
培训之余,邀上三五同学逛起了之江校园,学校的校舍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依山而筑,清一色的红房子,错落有致,古朴的小礼堂,巍峨的钟楼,曾宪梓教学楼以及主楼让你无不感到布局的合理,设计的精致,更让我感到的是,每一处都有那么深的文化底蕴,你所站的位置是哪个学者呆过的,你所坐的位置是哪位名人坐过的,更零不丁一抬头就会遇上一位学者大师精英。清晨六点的小路边,已有学生手里夹着面包匆匆的走向教室,晚上十点教室还灯火通明,一大半学生仍在看着书做着研究,那古朴醇厚的钟声只是时间的一个提醒,不影响他们的学习。对面就是灯红酒绿的滨江城,一墙之隔就是六和塔景区,繁华的都市夜生活,美丽的六和风景诱惑不了浙大学子们,这里唯有读书高,也真正体会到竺可桢老校长的那句话,你来浙大是干什么的含义了。来之前有人和我说,去六和塔景区浙大这边有小路,可以免费进去参观,可此时此景,看着一墙之隔六和塔,我打住了,我不想破坏浙大学子的美誉,我现在是浙大求学的一份子,我将来也不会享受这样免费的参观游览,我是浙大的一份子,免费听听六和的钟声,钱江的涛声已经足够了。